城兴明清五百载 应天归德陈家院
(资料图)
《归睢阳草堂漫兴》
陈宗石(清)
脱却朝衫换绿蓑,草堂新筑拟岩阿。
心忘名利从飞跃,世有炎凉且啸歌。
阅历已知天地小,踈狂终见性情多。
但求一念常无愧,便是藏身安乐窝。
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商丘古城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的美誉。“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隋唐大运河弃古汴水而改走睢水(通济渠),途经商丘,除为了缩短距离,商丘战略地位重要也是因素之一。隋唐睢阳(商丘古城)城,大运河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从国都长安,东都洛阳赴东部、东南部等地,商丘交通发达,漕运商旅,八方辐辏,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商业大都市。
商丘古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九月破土动工,至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历时55年全部完工,为明清归德府城。商丘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清之际,归德府城“八大家七大户”名震中州。“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两家在后头”的“八大家”民谣妇孺皆知,“东陈西宋,南柴北孟,穆胡陈蔡”的“七大户”的歌谣影响甚大,深远广泛。
陈家是归德府城清代“七大户”之首,名门望族,富甲一方。号称“一门五翰林,四代词馆家”(所谓词馆,即翰林院的雅称)。陈宗石,生于明思宗殉国之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祖籍江苏宜兴,其家学深厚。祖父陈于廷是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父陈贞慧与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陈贞慧之父陈于廷与侯方域之父侯恂同为东林党人,陈贞慧与侯方域同为复社成员。1646年,侯方域和陈贞慧定下儿女之亲。明末,宜兴陈家家道中落。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陈贞慧去世。第二年,年仅十四岁的陈宗石来到归德府侯家认亲。此时侯方域已去世三年。侯夫人常氏没有嫌弃落迫中的陈宗石,周济他与女儿完婚,并将侯府的东园(今陈家大院北院)作为陪嫁相送。自此,宜兴陈氏在商丘落根,陈宗石为一世祖。陈氏在商丘历经360余年的繁衍生息,现已传至12代,可以说枝繁叶茂,人才济济。陈宗石的两个儿子陈履中、陈履平均为御史。
《花下独酌》
陈履平〔清〕
花枝娅姹摇春风,纷纷蜂蝶争繁丛。
我来提壶饮花下,闲愁如雪皆消融。
枝头黄鸟声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
少年乐事那复得,只今空忆长安道。
救人无术廿载中,归来两鬓已成翁。
故交如花渐凋落,欲话衷曲谁人同?
且拚烂醉花阴卧,明日呼童扫落红。
孙子陈濂,曾孙陈杲、陈崇本,玄孙陈焯,来孙陈坛。自一世陈宗石官至户部主事传至第七世陈实铭为清末拔贡做到山东临朐县令,共出举人和太学生12人,进士8人,其中入翰林5人,巡抚1人,国子监祭酒1人,监察御史2人,道监察御史2人,知府3人,知县8人。
《送可南大侄南归》
陈廉(清)
去年风雪中,君自江南至。
今年风雪中,君向江南去。
落花时节在鹅洲,明月离离千里愁。
倘逢淮水西飞雁,为忆梁园烟雨楼。
“陈家大院”——陈氏四合院建筑群,明末文豪侯方域的门婿、清初诗人陈宗石及其后人的府邸。陈家大院以四合院为主,布局规整,现存宅院大门、中院、东西院、东跨院等建筑,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出后包,青砖灰瓦,深邃幽静、典雅厚重,是研究豫东建筑史和陈宗石生平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2014年10月,陈家大院修复工程启动,2018年修复完工后,陈家大院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计12个院落,196间房屋,修旧如旧,仿古似古,充分再现了陈家大院历史盛况。
来源:睢阳区文旅局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